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為什麼腎臟病要少吃肉


當被告知腎功能異常時,衛教師或醫師常常會告訴您要進行『低蛋白』飲食,以減緩腎功能惡化。低蛋白飲食的理論基礎雖然來自動物實驗,多年來已經在許多臨床研究中證實其重要性。一般人現在常常大魚大肉,可能因為蛋白質過量攝取造成腎臟病快速惡化而不自知。

一般西方飲食平均攝取蛋白質為1.2g/Kg/day。台灣部份缺乏類似研究資料,但是可能比歐美更高,因為米飯類的蛋白質含量高於馬鈴薯,且台灣人攝取肉類及豆類的平均量並不低。少數無肉不歡的民眾可能攝取到達1.5g/kg/day。舉例來說,一塊大排骨就含有28g的蛋白質。根據美國NIH大型研究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每降低0.2g/Kg/day的蛋白質攝取,可以減緩腎絲球過濾率下降1.15ml/min/1.73m2, 並且延後進入透析(洗腎)的時間達41%。因此目前各國學會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蛋白質攝取量應降低至0.6~0.8g/Kg/day, 有部份的研究更指出若進行『極低蛋白飲食』(0.3g/Kg/day),可以達到更好的腎臟保護效果,然而若是體重不足或食慾不佳的患者並不適合。

所有腎病患者,若進行極低蛋白飲食,為了避免營養不良,必須同時補充不會造成腎臟負擔的酮酸氨基酸。健保目前有給付Ketosteril 作為慢形腎衰竭患者的營養補充劑,但是只給付肌酸酐大於6mg/dl且同時進行低蛋白飲食的患者一天六顆(建議劑量為每五公斤體重一天一顆)。肌酸酐未達標準但是嚴格進行低蛋白飲食的腎病患者可以考慮自費服用。須注意的是如果沒有進行低蛋白飲食Ketosteril並沒有治療腎臟病的效果。

參考資料: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8629624
http://www.nature.com/nrneph/journal/v3/n7/full/ncpneph0524.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